代谢性疾病

急性肝功能衰竭

二者会有什么联系

科学认知,加强干预

专家的提醒在后面

急性肝功能不全是PICU的相对常见的危重症。常见以感染(支原体、EB病毒、CMV病毒、细小病毒、流感病毒等)为主要诱发因素,部分患儿可诱发潜在的代谢性疾病,快速进展为急性肝功能衰竭(ALF),从而使得诊断治疗变得复杂艰难。虽然人工肝联合传统治疗使得儿童肝衰竭死亡率降低,但病因诊断困难、治疗费昂贵及仍不理想的预后成为家庭和社会沉重的医疗负担。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例代谢病相关的急性肝功能衰竭。

案例回顾

希希(化名),女,11岁,主因腹痛2天,加重半天,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。2天前希希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,半天前腹痛加剧,无发热、呕吐、皮疹等表现。医院查胆红素和肝脏转氨酶显著升高,转至我院治疗。途中希希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。

通过询问家属,得知希希既往身体健康,无毒物、药物接触史,无药物过敏史,无肝炎及结核病接触史。入院后,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,结果回报部分指标有明显增高。初始血糖1.64mmol/L,给与葡萄糖泵点较难维持。

诊断:1.急性肝衰竭2.肝性脑病3.呼吸衰竭4.多脏器功能衰竭。给与呼吸支持、血浆置换联合CVVH、护肝、止血、降血、降颅压等综合治疗。

希希的病情呈暴发性进展,EBV、CMV抗体及DNA阴性;无近期药物使用病史;无基础肝脏病病史;既往无免疫性疾病相关病史。因此我们的注意力聚焦在遗传代谢病方面。后经血尿代谢检查,结果为:瓜氨酸等多种氨基酸升高,考虑Citrin蛋白缺陷症。

科普时间

Citrin蛋白缺陷症

Citrin是一种线粒体内钙结合天冬氨酸/谷氨酸载体蛋白,在尿素循环及其他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。Citrin缺乏症包含成年发作Ⅱ型瓜氨酸血症(CTLN2)和Citrin缺乏所致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(NICCD)两种不同表型,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。Citrin分子量约为74kDa,含个氨基酸,在肝脏、肾脏及心脏中均有表达,位于线粒体内膜。Citrin主要在肝脏,而Aralar主要在骨骼肌和脑中表达,提示Citrin缺乏症是一种局限于肝脏的疾病。

Citrin的主要功能

作为肝内主要的天冬氨酸/谷氨酸载体蛋白,其功能有三方面:其一,将线粒体中天冬氨酸转运至胞浆中,参与尿素、蛋白和核酸的合成。其二,将天冬氨酸转运至胞浆,作为苹果酸/天冬氨酸穿梭的一个环节,将胞浆中糖酵解生成的NADH还原当量运至线粒体内,参与能量、氨基酸、糖和脂代谢。其三,在NADH形成及利用的同时促进乳糖糖异生。

发病机制

Citrin缺乏时,一方面可使尿素循环受阻,导致瓜氨酸积聚及高氨血症。另一方面天冬氨酸减少将使草酰乙酸生成减少,造成NADH/NAD+升高,引发各种代谢紊乱,抑制了糖酵解、糖异生、UDP半乳糖差向异构酶,扰乱了蛋白质及核酸合成,同时抑制脂肪酸氧化,促进脂肪合成。

临床表现

①新生儿肝内胆汁淤积症(NICCD):出生时体重偏轻。新生儿或婴儿期发病,类似于新生儿黄疸,但与新生儿黄疸不同的是:新生儿黄疸的肤色是亮黄色,而且经过去黄疸治疗,皮肤上的黄色会褪去。但是希特林缺陷症的孩子肤色呈暗黄色,经过一般的去黄疸治疗,皮肤上的黄色无法褪去。还会出现一些不属于新生儿会患的肝脏疾病,表现肝大、重度脂肪肝、肝硬化等,患儿的脸部丰满度增加。

②成年发作Ⅱ型瓜氨酸血症(CTLN2):发病较迟(11~79岁),发病前多有应激、感染、酒精或大量蛋白摄入等诱因,病情进展迅速,临床主要有突发意识障碍、精神错乱等肝性脑病表现,实验室检查有肝功能损害及高氨血症。半数以上初次发作后存活不超过17个月,最终多死于脑水肿。目前脑损伤机制尚不明确,高血氨并非唯一致病因素,局部缺血、能量耗竭、神经毒性及代谢失调引起氧化应激反应,均可加速脑损伤。

专家提醒

河北省知名专家、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徐梅先表示,临床上,存在代谢病基础的疾病越来越多地表现出暴发性进展的过程。儿童器官代偿能力较弱,在急性期可利用的治疗窗口期较成人短,因此诊治难度大。加上疾病复杂,医学干预手段有限,就会造成较高的病死率或者致残率。如果我们能在疾病早期发现线索并且按图索骥,就能够更早地筛选出遗传代谢性疾病,通过诊断窗口前移、早期干预或许能够降低致死性疾病的发生概率。

    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处:网站地址  http://www.dohkm.com//kcyhl/18337.html
当前时间: